——二論落實集團提出的干部“四會”能力
本報評論
“劈柴不照紋,累死劈柴人”。這句話用來比喻做事不僅要有能力,更要講究方式方法,方能達到預期效果。
所謂會干事,從狹義上講,是指一個人辦事能力比較強。在企業會帶隊伍、懂管理,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,能干事、干成事。從廣義上說,體現的是一名管理者對計劃、組織、指揮、協調、控制、方法等管理藝術的靈活運用,也是對每名管理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。
“將帥無能,累死三軍”。同樣一件事,會干的人先從哪著手,路數很清,完成任務很圓滿。不會干的人看似忙忙碌碌,但往往是瞎忙、亂忙,干不到點上,甚至把事情辦砸了,部屬也跟著受累。是他們不努力嗎?非也!主要是想干不會干,方法上出了問題。
會干--首先要實干。俗話說得好:“說一千,道一萬,不如‘兩橫一豎’一個‘干’?!碑斍?,企業面臨經營困難與員工日益增長的物資文化需求亟待解決的矛盾;企業發展與市場競爭活力不足的矛盾;四化建設推進與員工職業素養跟不上的矛盾;保持企業持續發展戰略目標與人才隊伍選拔培養銜接不緊的矛盾,等等。
空談誤國,實干興業。面對諸如此類的困難和矛盾,一切辦法,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獲得真知灼見;一切難題,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找到破解的“密碼”;一切工作目標,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有效落地;一切美好愿望,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有望實現;一切經驗教訓,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總結反思。簡言之,企業只有干出來的精彩,沒有等來的輝煌。
會干--要懂得“巧干”。巧干是一種能力,不是投機取巧的小聰明,有時還能體現出“四兩撥千斤”的大智慧。大到完成一項重要工作任務,小到處理解決一個問題,能夠用最小的代價,為企業在人力、物力、時間、成本等方面獲得利益最大化,這個過程就是“巧干”。
路徑清晰是“巧干”的前提。企業管理涉及多個方面,有些情況紛繁復雜,需要我們理清思路,找到影響和制約工作的瓶頸,達到“一子落而全盤活”。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、以大兼小,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、小中見大,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工作中運用好科學的方法論,學會“十個指頭彈鋼琴”。內容上,要善于突出重點,緊緊扭住四化建設中的流程標準化這個關鍵;方法上,要善于多案在胸、多策在手,多措并舉,實現工作落實的全覆蓋;效果上,要善于用檢查考核的“利器”獎勤罰懶,促進工作快速提升。
會干---就要用心干。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,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。工作中不難發現,有的因為不用心,只顧悶頭干,結果漏洞百出,甚至給企業帶來很大麻煩。有的雖然工作上出力流汗不少,但經不起細看細查,粗粗拉拉,達不到品質化要求。由此說明,工作不僅靠熱情,更要用心。用心則要客觀地分析問題,把握好上下兩個結合點,做到吃透上頭精神,摸準下頭情況,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;用心就要忠誠企業,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事業上,以“人一之,我十之;人十之,我百之”的態度,腳踏實地的做好各項工作;用心就要按照流程標準化,對工作精雕細琢,達到精致、精品、精彩。
會干--就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。毋容置疑,每個同志都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,都想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,但干工作僅靠一腔熱血是不夠的,力能勝任才能有所作為。倘若才不配位,技不如人,不僅干不成事,還會誤事,甚至壞事。打鐵還須自身硬。作為管理者,要自覺圍繞自己的業務領域,多讀、多看、多思、多鍛煉,不斷增強專業理論素養和會干事的工作技能,力爭成為行業翹楚。有了硬核本事,抓工作才能得心應手,游刃有余,也能在部屬面前立起威來。